这个2028入奥的项目,背后有一群闪耀的她们

体育作者:佚名2024-05-05

文/白大胜

一切都从一则不再是新闻的新闻开始:

2023年10月16日,国际奥委会第141次全体会议批准了将棒球/垒球、长曲棍球、板球、壁球、腰旗橄榄球5个新项目列入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提案。

据说有五个主要运动项目,但国际奥委会官方图片中实际上包含六张比赛照片,分别呈现,分别是棒球和垒球(左一和二)。

来源:国际奥委会官网

棒球和垒球并不是同一个项目的男子版和女子版,而更像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从场地到规则都相似,但各有千秋,不能互相替代。 奥运会赛制沿袭“男子棒球、女子垒球”的分配,在国际棒垒球联合会(WBSC)的正式比赛项目中,女子棒球、男子垒球、混合性别五人制棒球和慢速投垒球运动也不断得到推广。 展开。

从认知度上看,虽然仍是一个小众项目,但近年来棒球在国内的热闹和抢眼的火爆,进一步凸显了垒球运动的陌生和冷落。 更鲜为人知的是,中国女垒曾经称霸亚洲并夺得奥运会亚军的辉煌历史。

▍我们尝试用一张表格来勾画垒球和中国垒球这几十年的历史。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世界垒球排名,中国队排名第15位。 来源:WBSC官网

短短几句话,跨越了近40年,勾勒出一支曾经辉煌,如今正在从低谷中艰难前行的中国女垒。 2028年垒球将第六次纳入奥运会,这无疑给从职业到草根的“中国垒球运动员”打了一针强心剂。 此时此刻,与展望2028年奥运会同样重要的是,回顾中国女垒如何取得过去的辉煌,审视现在,探索更清晰的发展道路。

通过与两代“垒球人”代表的交流,我们试图拼凑出中国垒球从何而来、又将走向何方的脉络,让这个本该充满活力的项目在下一个奥运周期前不再那么陌生。

刘亚明:“铿锵玫瑰”一词最早用来形容中国女棒球运动员。

刘亚明,世界棒垒联垒球名人堂成员、原国家女子垒球队主教练、中国垒球协会训练总监、中国垒球协会青训中心训练总监。 自1983年起,她担任中国女子垒球队助理教练,随后多次担任中国女子垒球队主教练、教练员。 40多年来,刘亚明与中国垒球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塑造和见证了中国女垒辉煌历史的名人。

由于对过去印象深刻,记忆力超强,尽管几十年过去了,刘亚明仍将一代又一代女垒运动员的每一次训练、每场比赛说得像昨天一样清晰。

“‘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为国争光。’” 1980年代初,这十六个字是时任中国女垒主教练李民宽总结的。这是中国女垒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也是中国女垒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天要塞灵气凝结。”

有多难?

首先,人少。 20世纪80、90年代,只有北京、上海、天津、四川等七八个省市有垒球队。 算上青年队,粗略统计,“全国从事这个项目的人只有200人左右”。

二是场地条件差。 1986年,国家队在秦皇岛集训,最远的足球场被用来打垒球。 内场被锄地打造出内场,但坑坑洼洼,球弹跳不规则,容易造成伤害。 教练组借了一辆手扶拖拉机,从基地外的海滩上运了一卡车的沙子。 每天训练结束后,他们带着队员们把地上的沙子铺在盆里。 他们就这样干了三个晚上,自己铺了一点沙子。 内场平点。

在这样的条件下,从昆明海埂,到秦皇岛,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北京奥体中心,“光是这些人,日夜训练,从意志素质到技战术,都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说是星月铺满也不为过。 刘亚明回忆起在昆明的日子,“早上6:00就开始了,晚上还有人加班练习。后来去昆明报道足球的记者注意到了女垒队,称赞她们辛苦了。” 20世纪80年代,广州一家媒体用大部分版面谈论中国女子棒球队在海根基地的训练,这是第一次使用“铿锵玫瑰”一词。描述一下女子棒球队。”

训练时刘亚明给队员们送教练棒

那也是中国女子棒球队全方位角逐、名扬世界的时代。 1983年,参加第二届香港国际女子垒球邀请赛。 中国女垒战胜了1982年世锦赛冠军新西兰队等强敌,夺得冠军,迎来了辉煌时代。

随后,从1984年洛杉矶国际杯女子垒球锦标赛亚军、1985年南太平洋精英赛亚军、1986年女子垒球世锦赛亚军,到随后的亚锦赛四连冠、亚运会三连冠、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女垒创造了亚洲无敌、世界与美国匹敌的局面。

1990年北京亚运会,中国女子垒球队夺得冠军

刘亚明总结说,中国女垒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现巅峰的原因有三个。 首先,依靠国家体制的人才培养。 二是训练时间充足。 三是梯队建设和人才梯队。

刘亚明回忆道,事实上,在女子国家垒队取得连胜的同时,中国女子青少年垒球队在时任主教练余昌河的严格训练下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包括1985年世界青少年女子垒球锦标赛。 刘旭清、张春芳、严芳、王英、陶华等一批著名国手也经历了从青年队到国家队的历程。 “所以今天,当我们回顾中国女垒的表现时,国青队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1996年奥运会,从左到右:陶华、刘亚明、刘旭清、欧敬柏

女子垒球传奇的创造,也源于一贯的刻苦训练态度。 据刘亚明介绍,“当时国家队遵循的是高难度、严要求、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的训练理念。教练组对队员的要求是保质保量,没有达到要求就不会下课,队员们也每天都在努力,上肢受伤就练下肢。下肢受伤了,可以练上肢;就只能在一旁观看,因为即使观看也是一个学习和理解的过程。”

垒球比赛通常会延长几个小时的比赛时间,国际比赛通常采用制服制度。 极端情况下,一天打三场甚至四场比赛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早上四五点起床集合,比赛一直玩到深夜。 另外,高温、阴雨天等等,对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都是很大的考验。 正是因为有高强度、高密度训练的准备,才能保证队员们战斗到最后一刻。

中国女垒在国际赛场上

刘亚明还提到了备战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例子。 年轻投手张彦青技术能力出众,但意志力和身体素质却没有达到教练组的期望。 “所以这只是训练,没有别的。” 7月份以来,除了日常的技术训练外,张彦青还在教练组的安排下每周增加了3次体能训练(每次20400米计时跑,如果达不到标准,就不会计算)。 一开始,体重突然增加导致发烧。 康复后,我继续训练,直到悉尼奥运会前。

2000年9月20日,在悉尼奥运会垒球场,中国女垒迎战老对手美国队。 教练组出人意料的举动,派出张彦青顶替主力投手王力宏。 势均力敌的比赛继续胶着,常规七局结束时比分仍是0-0,延长赛连续打了六局,双方依然无法得分。

张艳清凭借坚强的意志和训练中培养出来的高质量投球,在场上不断压制对手。 最终,第14局上半场,中国队击球手张春芳打破僵局,安打拿下制胜2分。 第14局后半,中国队顽强防守到最后时刻才没有让对手得分,最终以2:0获胜。 在这场漫长的对决中取得胜利。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女垒队在重大国际比赛中唯一一次击败美国队。 回忆起这场比赛,刘亚明表示:“当时有媒体报道说,这场胜利是一种‘幸运’。事实上,对于像张彦青这样的年轻投手以及所有球员来说,如果没有刻苦训练带来的意志力和技术, “如果没有严格的战术执行,就不可能在如此高水平的比赛中坚持到底,顶住压力,发挥力量,创造出如此‘史无前例’的记录。”

中国女垒在那届奥运会上最终获得第四名。 回想起这一天,时任主教练刘亚明依然既欣慰又感慨。 “每场比赛,球员们都充分贯彻了教练组的战术思路,表现出了高水平。尤其是很多年轻球员在关键比赛中站出来证明了自己,遗憾的是错过了一些关键机会,没有更多的机会。”尽管我赢得了几场比赛并赢得了奖牌,但我仍然对结果感到遗憾。”

刘亚明(左四)与场上球员交流

2000年后,刘亚明暂时辞去国家队主教练职务,前往美国交流,深入了解美国NCAA垒球联赛模式。 回国后,先后担任国家青年女子垒球队、上海女子垒球队、四川女子垒球队、上海棒垒球队主教练。 作为球队主教练,并于2010年至2012年、2016年、2021年至2022年再次担任国家队主教练,不断用比赛经验、广阔的视野和创新的训练理念激励着一批批女垒运动员。

2008年以后,垒球被从奥运会中剔除,此前的国家队集结和训练模式也随之改变。 再加上专业性的缺失和竞赛制度的不完善,中国女垒进入了低谷,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度也在日益减少。

在此过程中,虽然进行了一系列尝试,邀请美国教练执教、派国家队去美国“与狼共舞”,积累比赛经验,但在刘亚明看来,这些仍然不是人才培养中国女子垒球队的发展与发展. 长远发展的核心路径。

刘亚明直言:“20世纪末20多年来,中国女垒与美国、澳大利亚等队并列世界第一垒球队。中国教练遵循成绩原则从管理角度来说,积累和持续的训练理念和战术也引领了当时的国际垒球界,并被许多强队认可、学习和研究。更多的是外籍教练、科学训练等看似先进的方法,越是偏离自己的风格和技术理念,结果就会是缺乏系统、人才短缺、走得不偿失的弯路。 ”。

相比之下,日本女垒自20世纪末以来的崛起,刘亚明认为,是由于日本垒球协会在1996年后针对日本女垒尚未进入世界强队的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战略调整。十多年来排名第一的垒球队。 体现在大力发展企业联赛、重点引进包括中国球员在内的优秀外籍投手进入国内企业队等一系列举措,帮助提升本土球员水平。

2023年,日本投手上野由纪子在女子垒球世界杯小组赛中。 来源:WBSC官网

谈及中国垒球的发展之路,刘亚明的回答显然是经过长期思考后的精炼:“中国垒球要真正发展壮大,首先国家队必须找到自己的技战术风格和训练方法,并打好自己的技战术风格和训练方法。”更多高水平国际比赛。 二是建立从职业队到联赛的人才培养选拔体系,充分发挥青年队的梯队作用; 三是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让垒球运动被更多人看到、接触到。”

如今,刘亚明担任中国棒球协会绍兴青训中心训练总监,正是带着这样的思考和责任。 他希望从年轻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入手,用经验与先进理念相结合,为女子国家垒球队和梯队制定一定的风格和目标,瞄准2028年、2032年甚至更远的未来。

“从我的角度来说,我希望传达和传承更多我的经验和想法。我40多年垒球的成长过程,这么多国际比赛的磨练,高强度、高密度的训练给我带来了我们集团的视野、技术能力,最重要的是,女垒精神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中国女垒队的财富,我们的使命就是把它们完全、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而我现在还记得。对了,你给我说清楚。”

希望刘老师的指导不仅仅是希望。

刘然:垒球先热闹起来

2015年左右以来,在“海归”增多、学校升学、体教融合、资本关注等背景下,棒垒球虽然缺席奥运会,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业余爱好者棒垒球俱乐部、青少年棒垒球培训机构开始逐渐萌芽。

与以往相比,现在有更多的成年人打业余高尔夫,也有更多的孩子学习打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奥美伟雄棒垒球俱乐部创始人刘然选择进入棒垒球领域。

刘然与棒垒球有着悠久而深厚的渊源——他的父亲就是上文提到的中国女子垒球队前主教练刘亚明。 但刘然从小就没打过棒球、垒球,更没想过自己会以此为业。 机缘巧合,2015年,“海归”刘然从美国回到中国,通过协助国家女子青少年垒球队训练和组织垒协会青少年垒球比赛,开始了她的垒球生涯。

从2016年开始,刘然开始在北京奥体中心垒球馆组织业余棒垒球训练,逐渐感受到业余棒垒球尤其是“慢投垒球”的流行。

与棒球、快投垒球等对投手、接球手、场地要求较高的垒球运动相比,慢投垒球是一种门槛相对较低、性别和年龄兼容性较强、参与性较高的垒球运动,允许不同体验的参与者背景玩法更多快速沉浸式体验棒垒球攻防配合默契。 它还可以突出个人能力,从而使棒球和垒球不再那么小众。

许多常年热爱垒球的人开始涉足慢速垒球运动。 国际棒垒联还于2023年推出了慢投垒球世界杯,足见其影响力持续增长。

慢投垒球比赛

2018年堪称北京“业余慢速垒球比赛元年”。 “熊猫杯”中国慢速垒球企业联赛北京分会赛、亦庄经济开发区等慢速垒球比赛纷纷举行。 刘然也在2018年夏天正式启动了自己的业余慢投联赛。

“当时的想法是,举办一场持续时间更长、让人们充分享受过程的专项比赛,培养参加比赛的习惯,让北京的业余慢速球场热闹起来。” 于是刘然从联赛第一年就开始了。 他们考虑了许多创新的竞赛制度,包括拉长单场比赛的时间、允许个人和球队“空降”参与,甚至逐渐融合棒球和快投规则,以期模糊赛事之间的界限,使比赛更加自由。更大程度。 让游戏变得更加刺激和有趣。

经过几年的发展,慢投联盟每年都能稳定举办春季和秋季两个赛季,每个赛季至少有8支社会球队参加。 单赛季为期三个月,活跃参与者数百人,占据北京业余垒球界的一席之地。 一半甚至更多的爱好者。 越来越多的棒垒球迷在慢速联赛中“首次亮相”,第一次在垒球场上进行比赛,并在比赛中加深对这项运动的了解。

2023年,慢速联赛春季赛季揭幕战

后排右二是刘然

谈起联赛,刘然说道:“这些年我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打造了一个平台,让越来越多喜欢打球的人找到彼此。对于参与其中的人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今天的慢投比赛成为垒球运动员。” 一个国家队的球员,但我希望它是一颗种子,或者是一只蝴蝶的翅膀,在未来,在下一代,改变更多人对棒垒球的认识,让更多的人关注棒垒球的发展。中国棒球和垒球。 就这样尽力吧。”

他的成就感的另一个来源是对青少年棒垒球的启蒙教育。

与很多职业棒垒球运动员退役后走教练道路不同,刘然半出家当教练,但他的起点相当高——回国后,他在中国女足担任教练和翻译。垒球青年队,让他在短时间内了解了垒球专业训练的系统知识,掌握了基本的教学方法。

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然收了第一个徒弟:一个刚开始学习棒球和垒球的5岁学生。 当时棒垒球青少年训练基本从小学二三年级就开始了,但刘然认为,幼儿园棒垒球启蒙更关键的是打基础、锻炼心智、发展身体。 由于没有可供参考的案例,我就不断探索如何与低年级学生沟通、教学、与家长沟通。 在随后的时间里,效果逐渐显现出来——现在这位年轻学生在小学队担任主投手,他的棒垒球技术和意识远远优于其他队友。

2020年,刘然又遇到了一批幼儿园家长,棒垒球的起始年龄降低到了4岁。 刘然坦言,这是一个“对教练来说不贵”的领域,因为4岁孩子的认知、专注力、学习能力决定了没有多人小组课的选择,只能在小班授课的形式。 教练仅有棒球和垒球知识是不够的。 更需要的是幼儿教育方面的经验。

2023年,刘然(后排中)与教练、学员们

两年多来,这些还在家里被哄着、被宠着的孩子们,风雨无阻地跟随刘然的教练组在奥体中心垒球场训练。 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们都没有停止过训练,练习身体素质和协调性。 其严肃程度甚至高于成年业余爱好者。

2023年夏天,刘然组织这些幼儿园还没毕业的小球员去贵州省兴义参加全国青少年垒球锦标赛,挑战小学组的对手。 孩子们的技术动作和战术执行让裁判、教练和家长都感到震惊。 “那支幼儿园队”成为体育场内的热门话题。

“最重要的是证明‘这个年龄段的人不是来玩的’这一执念。” 我想让更多人看到,这些年轻球员在身体素质上不如对手,但在技术上却不逊色于他们,而且他们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认真的态度、团队精神,尤其是渴望。为了胜利,无论什么年龄,如果对胜利的渴望不够,就没有体育精神。”

2023年,一名6岁学生参加比赛

因为棒垒球方面的启蒙教育,刘然和父亲有了更多的话题可以交流,他也对父亲和他一生的事业有了更深的了解。

“虽然我从小就偶尔观看国家女子垒球队的训练,但父亲从来没有教过我打球,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学习。直到我要教这些年轻的学生,我才开始学习。”关于概念和技术动作,他会给我很多非常详细的提示和建议,比如我的重点可能是如何让孩子伸展动作,但我父亲会。他的经验提醒我要多加注意,保护身体,保持平衡发展,对于青少年的启蒙尤其重要,我觉得受益匪浅。”

这些年的经历也让刘然更近距离地审视了中国女垒这几十年来的发展,对父亲和一代代女垒运动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只有亲身参与,才能更真切地理解使命和责任的意义,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传承女垒奋斗拼搏精神的必要性。”

当被问到十年后是否还会继续从事棒垒球相关工作时,刘然的回答是肯定的。 “虽然我现在走的路和我父亲以及很多资深女垒运动员不同,但我非常期待中国女垒取得更大辉煌的那一刻,希望中国棒垒事业能够继续下去。”活泼一点,希望我现在执教的孩子们能够在棒垒球方面有更好的未来。”

十年即将过去,让我们拭目以待。